曲阜市息陬镇:党建引领“一子落”集体经济“满盘活”
今年来,曲阜市息陬镇坚持“支部主导、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原则,找准实施主体,强化实施路径,明确增收载体,支持各村主动寻标对标、对照先进,充分挖掘潜力,打造息陬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模式。目前,全镇3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3万元以上,今年8月底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全部超过5万元。
一、书记抓,抓书记,找准实施主体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时,息陬镇提出“书记抓、抓书记”制度,突出镇党委书记主体责任,通过党委书记上党课、参加管区例会、逐村分析研判等系列活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后进村快速升级转化,各项工作都能够“抓得准、抓得实、抓到底”。认真实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行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等,着力增强村党支部书记抓发展本领,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同时,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调整“不作为、不会为、慢作为”村党组织书记2名;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培训计划,完成村级入库后备人才132名,其中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比例达60%以上。
二、找路子,重举措,找准增收途径
全面完成“三资”清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历来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同样也是触发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一是鼓励引导村级组织盘活长期闲置的旧厂房、旧设备、旧村部等固定资产,采取租赁、承包、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如西夏宋村利用旧厂房剩余土地对外承包,获得承包费15.81万元。二是鼓励利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村边地、路边地、复垦地等来建设服务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鼓励在农村社区中配套建设商业门店等综合服务设施。如北元疃村发挥紧挨曲尼公路、滨河大道的区位优势,利用村集体土地投资建设50间双层临路门头房,每年收取租金40余万元。
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鼓励村集体以入股、租赁和土地流转等形式,依法依规开发村集体闲散的荒地、林地、坑塘等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如北夏宋村、一张曲村、东夏侯村等村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利用村集体土地引进承包大户,分别种植蔬菜大棚、药材粮种、苗木花卉等。
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项目。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做好项目争取的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目前,息陬镇争取到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帮扶项目3个,分别是步家庄村的果树种植项目、冷家庄村入股曲阜市世典商贸制衣公司厂房建设项目以及小峪村入股山东恒然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大棚蔬菜项目,涉及项目资金共计150万元。同时,济宁乡村振兴服务队已经进驻包保的8个村,下半年将加快推进村级增收项目。
三、抓“党建+合作社”,找准增收载体
坚持因村施策、一村一品原则,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企业”等多种发展模式,通过引领带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抱团式”发展。比如,小峪村按照“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合作社促进产业、产业联结农户”思路,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抓手,引导致富能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富一批群众”任务目标。大辛庄村利用地处曲阜高铁新区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确立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的发展思路,以“党支部+企业”为抓手,形成村企“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经济共荣、发展共进”的发展合力,村集体通过供地年收入增加20余万元。(中共曲阜市委组织部)
--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主办 --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