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4亿!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工程打造乡村振兴隆起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投资54亿!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工程打造乡村振兴隆起带
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工程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凝聚洙泗文化之长河、联通江北水城之动脉、融合济宁都市之纽带”总体定位,突出防洪、生态两大核心功能,重点实施堤防加固工程、河道拦蓄工程、数字泗河工程、交通道路工程、生态湿地工程、景观绿化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和城乡统筹发展工程等八大工程。
工程自2014年开工建设,历时5年,完成工程投资约54.54亿元,新筑加固堤防140.7公里,全线年一遇;新建、改建拦河闸坝16座,拦蓄雨洪资源5589万立方米,利用率提高22%;堤顶184公里交通道路全线贯通,打造“一段一品”生态绿道;河长制湖长制保驾护航,打造安澜泗河、秀美泗河、幸福泗河;建设数字孪生泗河流域,为提升泗河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供智慧支撑保障。
目前,泗河全域已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泗河兖州段成功创建美丽示范河湖、省级绿化样板,泗河泗水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泗水泗河源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泗河综合开发工程获2018~2019年度治淮建设文明工地、2020年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优质工程奖。
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工程树立“水利工程+地域文化+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将水工程与水文化建设贯穿始终,在济宁建成了一条集文化旅游、休闲观光、高端康养于一体,人水和谐的乡村振兴隆起带。通过以泉林文化、卞文化为特色的泉林清韵,以泗河上古文化为特色的泗水滨公园,以儒家文化为特色的儒林园,以兖州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青莲公园 ,以生态文化为特色的龙湖生态湿地水利风景区,以乡村振兴文化为特色的牛楼小镇、花海彩田等构成泗河上古文化、历史文化与都市文化三大文化区段,体现泗河文化发展脉络,构建起沿河文化长廊,向世人展示泗河秀美风姿和文化魅力。
今日之泗河,从泗水滨沿泗河堤岸平坦的公路驾车一路前行,泗河沿岸的美景尽收眼底,龙湖寻芳、潜龙跃渊、文化展演、大禹怀古、青莲会友、金口秋波、马桥飞汀、彩田赏花、牛楼留香等一处处特色景观,人文景观与泗河自然风貌完美融合,融入自然,陶冶情操,处处体现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南宋诗人朱熹一首《春日》,将春日泗水之滨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泗水源头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喟叹,还是如今八百六十万济宁儿女,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将泗河变成美丽安澜、生态秀美、人水和谐的绿色长廊,泗河都将传承悠久厚重的孔孟文化、挥洒济宁人独有的豪情,谱写一曲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的宏伟篇章。
来源:齐鲁壹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