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数智引擎”驱动先进制造业量质齐升
作为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园区和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济宁高新区紧抓“数实融合”发展机遇,以数字化赋能为抓手,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企业培育等系统性举措,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连续两年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五星级示范基地,其“数字化赋能园区产业链无废内循环发展模式”更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济宁高新区以数字基建为支撑,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115个,28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成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8家,省级数字化车间6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47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围绕工程机械、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打造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00余家企业“上云用数”,山推股份开发的“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接入设备超4万台,服务上下游企业达38家,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
通过数字化赋能,企业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实现“双跃升”。辰欣药业引入智能高速生产线%;全区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此外,5G全连接工厂和“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加速落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年,济宁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跃居第61位,连续三年进位。高端装备、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聚势成峰: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长城新能源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鲁抗药业国内首仿降糖药达格列净片年产能突破6.5亿片;碳材料研究院突破高性能碳纤维核心技术,瑞城宇航建成国内首条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生产线,新兴产业积厚成势。
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等32家科研院所合作资源,高新区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三年内突破12项关键核心技术。2025年,高新区将深化“研发在高新、生产在县区”模式,共建技术攻关联盟,推动科研成果全域转化;同时,发挥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等开放平台优势,打造“济品出海”新通道,力争跨境电商交易额再创新高。
济宁高新区正以数字化为引擎,驱动先进制造业向更高能级迈进。未来,这里将继续锚定“又高又新”目标,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为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