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任城区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升级打造制造强区新标杆
在全球经济变革的浪潮中,济宁市任城区以坚定的步伐走上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任城区明确提出了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和“制造强区”首位战略,旨在通过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提升区域经济质量。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对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国家战略布局的精准落实,展现了任城区在服务企业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不懈努力。
任城区的经济运营基础雄厚,随着近年来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愈发凸显。2024年,任城区已经通过55项对上争取的事项取得显著成效,其中21项荣获全市头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对发展前景的清晰预判与长远目标的坚定追求,任城区认真落实省市政府的各项政策,把工业提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
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大背景下,任城区的工业经济在各类投资、技术改造、企业培育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任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了165.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连续三个月实现“双提升”,展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任城区实施了“一业一策”和“一企一策”,通过分类指导,调动企业积极性,确保了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技术改造方面,任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决策部署,梳理出127个工业领域的设备更新项目,其中16个项目被纳入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有效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为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任城区积极实施“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并制定优质企业年度培育计划,动态管理入库企业。数据表明,今年该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展现了任城区在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上的不断跃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海纳智能的成功获评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以及政信大数据入选省级公共实训基地,都是标志性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不仅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为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任城区全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2024年,该区已经建设5G基站127个,累计建成2508个,数量居全市头部。此外,卡松科技等企业成功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了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
通过数字化手段的普及与应用,任城区的制造业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在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智能制造场景的建设也在不断扩展,这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任城区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透过对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任城区政府将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与人才,加速经济布局的优化与升级。同时,面对外部环境的多变,任城区依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适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
任城区的成功,不仅是地方政府政策有效性的体现,更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生动案例。在新的发展阶段,任城区正以务实的举措,推动制造强区的建设,为济宁市乃至整个山东省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未来,期待任城区在工业经济的蓝海中乘风破浪,创造出更多的“任城引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