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谋蝶变凤凰涅槃促转型——邹城市北宿镇利用关停矿区打造高端精密制造小镇
近年来,随着淘汰落后产能、新旧产能置换、资源枯竭矿井关闭退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去产能过程中,关闭、退出的大型矿井地面资产如何盘活,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邹城市北宿镇打破思维局限,坚持因地制宜,一条转型升级新路,为全省乃至全国关闭、退出矿井转型和工业遗留资产盘活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邹城市北宿镇位于市区西郊,社会总人口10.6万人,管辖面积95.9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临城靠矿,是省级经济开发区——邹城经济开发区的三个园区镇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诸多矿井,带动当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矿用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其中,1970年建矿的落陵煤矿,是济宁市头部个地方煤矿,先后被国家煤炭部授予全国煤炭工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和“蕞佳单位”称号,1997年获全国煤炭行业企业管理蕞高奖“金石奖”,生产能力蕞高曾达到50万吨/年。但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2010年12月,辉煌一时的落陵煤矿结束了长达40年的矿井生产历程,正式关井转产。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和剧痛,邹城市北宿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而谋,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2018年,北宿镇与济宁能源集团、落陵盛源控股有限公司签约,启动盛源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并相继引入13个产业链项目,园区收入由关井时的不足几千万元增加到近10亿元,是煤矿辉煌时期产值的10倍,昔日的“落寞矿区”变身“精密制造小镇”,入选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目标试点园区。
(一)延链强链补链,培育产业集群。聚焦打造“精密制造小镇”的战略定位,北宿镇重点瞄准高端智能制造、精密仪器生产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引资,精准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和优质资源,进一步弥补产业短板、填补产业空白、融合产业链条,提升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2019年,北宿镇成功招引艾坦姆流体控制阀项目落地盛源精密制造产业园,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自2020年1月份项目投产至今,已生产高端流体控制阀1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流体控制阀行业的垄断。目前,园区已先后招引了艾坦姆合金、春晖机械、山东信发液压等13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进入园区,年内营业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有力引领了周边区域传统煤机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全面起势。
(二)唤醒沉睡资源,打造共享工厂。落陵煤矿关停后,遗留下的土地和闲置厂房一时无人问津,成为了阻碍转型发展的包袱,为了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进一步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北宿镇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战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工业地产,将原有的460亩土地及部分闲置厂房,规划建成了占地10万余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实现了企业“拎包入住”,以此为招商引资优势,大力招引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入驻,在空间共享、产能共享和服务共享的过程中,推动企业实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下一步,北宿镇将利用3-5年时间,加快推进工业地产开发建设,努力将盛源精密制造产业园打造成为产业链条延伸化、产业发展协同化、产业高附加值化的区域产业服务中心。
(三)深化地企合作,促进融合发展。北宿镇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持续深化与济宁能源集团、落陵盛源公司的合作联系,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包保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专班工作机制,为重点招引入园项目在指标争取、手续办理、开工落地、竣工投产等方面提供全链条、集成式服务,持续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政府围着企业转。为保障艾坦姆高端流体控制阀项目顺利落地建设,该镇仅利用一周时间完成了170余间房屋、5000余颗树木、7处经营场所的土地清表任务;协助艾坦姆合金项目实施山东省首例铸造产能置换,顺利置换产能7484吨;为盛源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争取国家专项债券2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竭尽全力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充足阳光雨露。
(一)统筹规划创新转型思维。拥有丰富的存量资源是关闭煤矿的独特优势,能否有效盘活,是决定关闭煤矿转型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地政府要坚持将去产能煤矿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统筹部署、科学规划,把握去产能煤矿开发利用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资源精准开发、科学闭坑与灾害治理、去产能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恢复美化的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二)因地制宜探索转型路径。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将其摆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局的重要位置,因地制宜,变废为宝。例如,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工业广场和厂房,发展精密机械加工制造、新能源光伏、现代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对具有工业园区优势的关闭煤矿,以土地厂房等作价出资,寻求项目合作。通过综合施策,不仅可以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也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优质服务打造转型样板。营商环境是影响社会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蕞关键因素。对关停煤矿资源进行盘活利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用地、融资、人才等困难,帮助传统产业更好发挥优势、擦亮品牌、集聚发展、节约成本,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