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济宁: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激活发展新动能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刘长雨 通讯员 王玉鸿 张炀 魏娜)济宁市不断优化土地要素供给,积极盘活低效闲置土地,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激活发展新动能。
山东硕远新材料是邹城市一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企业,投产不到半年,企业销售收入已破亿元。而建设之初,企业却因为土地制约,面临落地难。
山东硕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志伟:“我们在落地时主要是考虑到产业链和供应链资源,邹城经济开发区有我们蕞大的上游企业,这样能有效节约物流成本,保障供应链,但是开发区的新增建设用地非常紧张。”
为破解企业“用地难”,我市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限制低效土地处置,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并绘制了存量用地一张图,及时摸清全市存量用地底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通过排查,邹城经济开发区附近一家低效用地被盘活。
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科科长赵学军:“按照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原来项目的行业应该是五金、非金属制造业,亩均税收(标准)一年在12万元,而原来的项目它整个的年交税才5万元左右,属于典型的低效用地。”
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方协调下,通过腾笼换鸟将50亩存量工业用地连同厂房一并出让给硕远新材料,企业仅用两个月便实现落地投产。
山东硕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志伟:“我们二期正在筹建,预计六七月份开始建设,计划新上全自动生产线条,全部达产以后我们可以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盘活低效用地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建设标准化立体厂房,向空间要土地。兖州今麦郎产业升级,同样面临土地瓶颈,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优化调整,帮助企业实现“零增地”扩产能。
兖州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申刚:“积极推进空间立体复合利用,建设了立体仓库和年产能10亿包的面品生产线万箱的储存空间。”
聚焦重点项目土地保障,今年以来,全市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3187亩,先后为工业用地保障新增土地指标2781亩,142个工业项目实现“交地即交证”,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李向海:优化纳税服务 提升工作质效
龚标:做好“四篇文章” 服务高质量发展
远义彬:聚焦发展强本领 铆足干劲抓落实
孟凡璋:打响“幼有善育 以爱托举”特色服务品牌
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山东新闻联播》点赞济宁创新驱动粮食产业提档升级
李景中:传播济宁声音 讲好济宁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