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一年期末“交卷”!
自我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也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源泉。今年初,青岛市顶格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吹响了三年攻坚的号角。
当三年攻坚开局之年走到年尾,也到了“交卷”的时候——
从12月20日起,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生动实践”主题系列发布会,全面介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开局之年的实践情况。
年初,全市谋划了2022年建设项目1225个,年度投资1500亿元。根据攻坚推进的全域影响力以及实际情况,又新增了市域范围10片低效片区、并追加调整了部分项目。
调整后,2022年,全市共安排建设项目1280个,年度投资1583.9亿元。截至11月底,已开工建设项目1235个,完成投资1770.4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进度的111.8%,其中547个项目已完工,已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据市统计局数据,1-11月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作用突出,完成纳统1387亿元。
这一年,全市上下聚力攻坚、笃行不怠,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开局之年攻坚成效显著。
12月7日,张村河片区规划正式出炉。根据规划,青岛目前蕞大的“城中村”将打造“五个城”——生态公园城、科技创新城、国际品质城、低碳高效城和怡居乐活城。
以科技创新城建设为例,“城”中的重点项目——虚拟现实产业园已有重大进展。5月,产业园一期项目启动施工;9月,虚拟现实产业园正式揭牌。园区占地2000亩,总投资约160亿元,建成后将吸引和集聚虚拟现实上下游企业。
今年4月,《青岛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发布,系统谋划并先期启动10个重点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张村河两岸区域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西海岸、崂山、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区市的10个低效片区纳入攻坚范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产业导入,重点就是在低效片区开发。因地制宜的产业导入,也让低效片区各具特色,产业集聚化发展。
比如,崂山虚拟现实产业园、城阳均和北方总部等大项目的引进,为片区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再如,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京东方项目产品点亮同时实现规模化量产,联东U谷开园,芯屏新城雏形初现。
今年全年我市将开发低效用地2.35万亩,片区开发全面起势,围绕24条产业链,着力培育先进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十大低效片区基本形成了在建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推进体系。
到目前为止,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产业类项目在建项目十大低效片区中129个,总投资1345亿元;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1238亿元;在谈项目73个,总投资1944亿元。在129个在建项目当中,投资过百亿的项目有4个,过30亿的项目15个;在签约的60个项目当中,投资过百亿的项目4个,过30亿的10个。
城中村改造同样成绩斐然,截至目前,新启动项目已启动签约27个,累计签约10868户,拆除房屋10497户,已有10个项目顺利回迁,累计完成投资213.12亿元。
此外,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明确改造内容,突出群众参与,做出精品工程。2022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户数位居全省头部,住建部向全国、省住建厅向全省推广了我市的做法。
备受市民关注的青岛地铁4号线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即将在年底开通运营,主城区地铁线成网近在眼前。
全市的地铁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截止目前,在建项目达到23个,已完成投资279亿元。地铁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部开工,征迁、绿迁、管迁等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已运营线公里,运营里程位列全国第十。
地铁TOD开发引领高质量城市更新建设,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火车北站东广场地下空间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完成围护桩施工。
地铁4号线是今年青岛“大交通”建设的生动缩影,很多民众期待的路网建设,都迎来重大进展。
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十年断桥张村河跨海大桥连接线高架二期如期开工“重获新生”,杭鞍高架二期、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南京路拓宽改造等3项工程实现主线提前通车,年内将实现唐河路-安顺路打通、辽阳路快速路、劲松五路打通等5项工程主线条未贯通道路全部开工并实现通车32条,将确保年内全部通车。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潍青高速(青岛段)年底建成通车,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等5个项目提速建设。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项目全线开工。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项目完成左半幅调流转序,右半幅启动改建。国道204大沽河桥梁项目主河道梁体贯通……“路网畅达、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路体系进一步完善。
过去很多没有通的道路现在通了,堵塞的立交交叉口现在变成立交桥,过去很多散乱的地方也变成了口袋公园——
今年以来,74个口袋公园已完成64个,60个山头公园已完工47个。持续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滨海绿道充分串联,城区绿道环串起街头绿地,环山绿道全面贯通,“一线一环三山”的绿道网络框架初见成效。
机械手臂拉开帷幕,破墙而出的“蛟龙号”,“青岛小嫚”闪亮登场……中山路上的巨幅裸眼3D秀,点燃了今年夏夜的******,也带来了人山人海的烟火气。
一块裸眼3D大屏,一场“嗨啤”的盛会,一段老街里的新记忆……今年盛夏,上街里与啤酒“酒”别“重逢”,碰撞出绝妙的火花,首届上街里啤酒节成为夏日“爆款”,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近百万人次,商超、餐饮等服务业营业额翻倍。
历史城区是一座城市的见证者,在城市更新与建设中,它重新焕发新活力,成功策划并举行上街里啤酒节就是生动实践。
今年,城市更新保护建设方面,策划并成功举办上街里啤酒节、国际青年艺术节等各类文旅展演活动400余场,引入特色餐饮、文化艺术、休闲体验等127家重点业态,运营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历史城区的人气、商气和烟火气,都回来了!
中山路片区入选省城市更新试点名单,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红房子音乐酒店、青啤1903等流量业态相继落地,中山路城市记忆馆、里院展览馆项目成为历史城区新的网红打卡地。
目前,济宁支路人才公寓一期、黄岛路片区一期四方路、龙山人防停车场、六街口停车场、世御酒店项目、易州路广场等10个项目已竣工,整体街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周边的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停车场建设,也是城市更新与建设的一大成功,今年以来,64个建设项目按计划快速推进,已完工28个,新增泊位1.1万个,完成投资40.1亿元。
经过这一年的努力,打开了三年攻坚的新局面,为实现“一年重谋划、两年快起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城市”的成色更足!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