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三季度 济宁高新区滨河科技园太阳耐磨件二期厂房已基本竣工
炎炎夏日,无论是拥有济宁头部大单体厂房的骏达高强度钢制车轮项目,还是即将投产的太阳耐磨件二期项目,济宁高新区滨河科技园处处呈现出重点工程项目加快建设的火热场面。今年以来,滨河科技园紧盯全年目标,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专班工作制和“一线工作法”,走进现场、深入基层、沉在一线,奋力打开园区高质量发展新通道。
盛夏时节,来到位于高新区滨河科技园的济宁骏达高强度钢制车轮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可以看到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紧张作业。偌大的联合厂房内,部分设备已安装就绪,工人师傅正在调试轮辋生产线和涂装生产线,厂区内到处呈现一派井然有序的施工场景。济宁骏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张裕峰告诉记者,总投资32亿元的钢制车轮项目将在占地84000平米的联合厂房内建成三条轮辋线、三条轮辐线、两条涂装线及开卷、落料辅助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高强度钢制车轮300万套,为企业发展及高新区装备制造业注入新的动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钢制车轮项目从去年8月份开始建设,今年7月中旬相关设备就已安装就绪,目前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所有的努力只为确保今年三季度能够顺利投产运营。”张裕峰说,下一步在确保主生产线平稳运行的同时,还将完善综合站房、污水处理、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配套设施。项目投产运营后,相比老厂区,产能可提高50%。
从项目建设之初,滨河科技园就成立了项目推进建设专班,不论节假日、休息日,坚持项目建设一线办公,实地察看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由于项目生产加工工艺对于能源需求比较大,水、电、天然气、热力和蒸汽对今后的生产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滨河科技园积极协调高新公用、国家电网等相关部门,将能源和电力输送的难题逐一化解。“按照以往的进度,电力和能源至少需要半年才能解决,在滨河科技园的帮助下,我们只用了三个月。”看到项目推进如此顺利,张裕峰笑逐颜开地说。
今年3月1日,济宁高新区2019年头部批重大项目开工,这标志着太阳耐磨件、启功机械等滨河科技园重点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时隔不到半年,当记者再次来到太阳耐磨件项目时,可以看到,占地9516平方米的二期厂房已基本竣工,工人正在安装办公区域内的玻璃幕墙。
“按照原有计划我们建设工期需要一年时间,有园区为我们解决诸多难题,厂房建设只用了不到5个月。”山东太阳耐磨件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志欢表示,二期项目集精加工生产、仓库、产品研发和配套设施,下个月即可投入生产。新厂房将新增4条机加工生产线条生产线%。
启功机械是去年高新区滨河科技园通过“腾笼换鸟”招引过来的新项目,入驻以来,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去年生产相关机械配套产品2000台套,年销售额达1.4亿。今年,企业新订单不断增加,现有厂房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这让企业犯了难。“蕞初,我们考虑在三十公里外租赁一个厂房,但斟酌之后,发现距离太远,而且运营成本也很高。”济宁启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倪雪告诉记者,了解到企业困难,滨河科技园专班人员主动上门,靠上服务,帮助企业解难题。
前不久,由于下雨,正在进行管网施工的山博路变得泥泞不堪,园区企业的货车出入不便。在得知情况后,滨河科技园的工作人员头部时间联系施工单位,临时垫了一条石子路,保证企业正常进料发货。
秉承着为企业发展着想,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工作态度,滨河科技园将全面对标年初目标,对任务再分解再压实,深入分析短板和不足,逐一建立追赶台账;强化重大项目入库和四上企业培育,拉出清单逐一纳统入库,培育增长点;确保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各项指标增幅不低于预期,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打好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