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的国际合作新路径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的国际合作新路径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1月14日电(张美荣、李海波)投资15亿元的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智能制造工厂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建设。项目达产后,德国罗特勒、西班牙埃玛赫与伊比兰伽、华中数控、上海航天、陕西海力特等六家数控机床企业将入驻,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利税6亿元。
企业为何落户兖州?兖州这样回答:“产业园区内配套数控机床高端装备区,基础设施完善,企业就近能互补发展。”
据兖州工业园区招商促进部部长王俏介绍,产业研究中心分析数控机床每一个零部件在产业链中的强弱,重点招引行业领军企业,对于弱的、空白的,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精准对接引进。为此,兖州工业园区成立园区产业研究中心和装备制造产业研究所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落户。
中欧产业园抓住高端数控机床这个关键,把数控机床当作“产业催化剂”和“投资发动机”,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在区域内形成滚雪球效应。据介绍,蒂德精机是蕞早入驻兖州工业园区的企业,他们依托优势重点突破国家在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和汽车零部件的卡脖子技术。目前,以蒂德精机为中心的高端装备制造核心区已成雏形。
华勤集团康迪泰克技术总监约翰·布鲁克斯说:“我们入驻华勤工业园是看中了华勤集团强强联合的理念和园区集群发展模式。”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以“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模式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规划建设,运作重大项目,建设配套设施。实施“简政放权”,将经营权、管理权放给入驻企业。
据悉,该园区对落地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条龙”全程代办,华勤、蒂德成立专门机构满足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等需求,所有入驻企业都将得到保姆式服务。近三年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内聚集85家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169亿元,占济宁市的30%。
“要通过有牵引性、带动性的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其产品的科技含量,来增强园区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兖州区委书记王宏伟说。(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