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济宁新材料产业园:精耕产业链壮大产业树为县域经济发展添动能
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承载区和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肩负着推动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发展、领先发展的历史使命。济宁新材料产业园把做强产业链作为核心要务,围绕三大产业集群,抓基础、强配套、上项目、优结构,全力培植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强、延伸性好的“有根、有形、有税”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
在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山东诚宇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龚诚正在和企业负责人商讨项目规划建设有关工作,公司于2022年落地园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专业企业,同时致力于锂(钠)电池相关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山东诚宇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龚诚:来山东之前呢,我们考虑过很多的园区,蕞终还是选择了这边,主要是因为我们这边有些比较熟悉的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这样我们经过测算呢,整个的原材料运输成本一年下来大概能省7000万至8000万。
突出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是济宁新材料产业园整体推进产业结构规划、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抓手。诚宇新能源就是园区延链、强链的重要支撑项目。该项目深度契合了园区规划布局,就在距离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其上游企业如鲲新材料,如鲲新材料所生产的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诚宇新能源产品的原材料可与其实现近距离供应。
如鲲(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建良:我们是做添加剂,他是做电解液,我们相对于他是原料,运输成本肯定会降低。另外,园区有的单位的原料,我们也可以过来用。园区里现在有些配套,比如说气体管道通过来以后,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成本优势。
随着多家企业的陆续落地,园区锂电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成功实现由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转为产业链上所有企业抱团打造产业“舰队”,集体出海。
如鲲(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建良:据我了解,现在园区有五六家了,目前园区正在规划锂电产业园,这个锂电产业园对于我们整个锂电行业是相当有利的,不仅是对我们企业,还有对其他企业肯定会抬上一个新台阶,也是把这个园区提上一个台阶。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徐朝刚:为更好的做好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园区超前编制了济宁新材料产业园《低碳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到2025年,计划引进和培育10家科技创新力强、市场占比高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实现产值规模600亿元,基本建成锂电材料产业集群,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锂电材料产业集聚区。到2030年,新能源材料产业布局全面建成,引进培育企业20家,实现产值规模1000亿元,土地产出水平每亩500万元。
不仅如此,济宁新材料产业园以“链长制”为抓手,培育了凯赛生物、衡兴新材料、键邦新材料等一批新材料领军企业,并依托这些“链主”企业,分行业组建特色产业链,通过关键项目连“点”成“链”,串“链”成“篇”,园区的发展质效不断提升,目前园区已落地企业67家,形成化工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煤基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四大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态势。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徐朝刚:园区坚持链式思维、绿色思维,强化上下游产业协同,按照市县两级安排部署,大力实施企业攀登、千亿技改、企业上市、要素保障、企业家培育“五大工程”,推进生物基新材料、氟硅材料、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实现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壮大。“十四五”期间,园区将有15家企业陆续上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为济宁新材料产业园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园区将在现有产业链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牢“产业树”的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画好金乡化工产业的结构“树图”,按照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产业纵向深化、横向拓展、深度融合,实现园区“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徐朝刚: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中国新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蓝图,指出新材料是化工行业迈向高端的必然选择。今后,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将立足园区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3大产业集群和锂电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新材料、氟硅新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绿色尼龙、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等9条特色产业链,在项目的招引上,我们也将进行定向的延链补链,让各个产业链之间也能够形成一种横向融合、优势互补、循环互动的新型化工产业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