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招商模式优化招商服务——邹城市聚力攻坚招商引资新质效
9月30日,邹城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招商专场,介绍邹城市政策措施落实有关情况,重点就邹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下一阶段工作措施、基金招商亮点工作、优化项目服务保障等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邹城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媒体记者和部分市民代表参加。
今年以来,邹城市投资促进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数字经济、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1+5”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兼顾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高效农业,依托强队伍、优体系、畅渠道、快推进多措并举,实施链条式精准招商,形成了“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招商格局。
一是统筹力量,专业化招商稳步推进。我们坚持完善“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统筹各相关单位协同推进。推动市领导带队走访重点企业、对接重点项目、敲定合作事宜;联合各部门、国企公司积极“走出去”拜访企业、“请进来”推进项目,形成了“人人抓招商、参与招商、配合招商”的强大合力,成功签约了总投资额182.5亿元的35个产业项目。
二是紧盯产业,产业链招商成效显著。我们坚持瞄准优势产业细化梳理项目清单,找准招商重点方向;围绕山能、泰玻、珞石科技等链主龙头企业,鼓励对外合作、联大联强,借力同更多与邹城市有合作关系或进入供应链的优质企业集团建立对接,导入产业项目,成功招引了支架电液控、无碱玻璃纤维、低压电气等27个链上项目,助力产业集群倍增发展。
三是广搜信息,以商招商持续发热。我们坚持依托珞石全球供应链大会、孔子文化节、中华母亲节等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儒商学院、深圳市山东商会、江苏省山东商会等,积极举办参加集中签约活动、恳谈会、推介会等18次,广交朋友、广结良缘,有效扩大了“朋友圈”“招商圈”。同时依托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聘任了10位招商大使,打造了招商新纵队,成功挖掘了禾泰汽车零部件、南京诺云生物等项目信息。
四是创新模式,基金招商取得突破。我们坚持“资金变基金、无偿变有偿”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府领投效能,筛选优质社会资本机构,组建了“投贷联动”基金、济宁市首支县市区与济宁国有平台公司合作成立的邹鲁创业投资基金等,成功引入晨非乳品、科比特航空、诺云生物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和优质项目,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了新质生产力。
近期,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行动,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切实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具体要求是:
1、实施“十链百群万企”产业链群融通创新对接活动,2024年全年举办省级对接活动30场,带动各市举办各类活动1000场左右,服务中小企业10万家以上。
2、制定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建立科学、精准、透明、合规招商引资评价体系,推动各市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行动,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精准对接重点区域市场,制定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行动方案,2024 年下半年再举办10场省级招商活动。
政策措施发布后,市投资促进中心多次组织全体全方位分析解读,结合近期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规范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精神和邹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规划,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于9月3日,赴上海参加山东省(鲁南经济圈)对接长三角重点产业协作推进会,邹城市的智能驱动桥项目作为济宁市入选大会签约的三个代表项目之一,会上成功签约。今年参加举办各类招商活动共计18场,现场签约了22个产业项目。
下一步,邹城市投资促进中心将认真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全力抓好各项招商引资政策落实。严守招商引资政策法规,研究制定新产业招商政策,强化争取利用上级产业扶持政策,释放政策红利;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开展基金招商、活动招商、以商招商等,坚定不移“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突破项目成效;强化对各相关单位、各镇街以及本地企业招商政策宣传,开辟政策咨询通道,更好助力项目招引。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