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窗口到园区济宁市营商环境持续向优
原标题:从窗口到园区,济宁市营商环境持续向优
少跑腿、就近办、高效办,是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的关键。今年以来,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将“园区事园区办”作为助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作,在全市20多个园区创新推出“一园一策、一业一链、一企一员”服务模式,个性化设置园区服务事项清单,不仅缩短了企业群众办事的时空距离,更提升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事”的获得感,让这座城市更有活力,干劲儿十足。
11月15日,又逢周五,梁山县大路口乡电商产业园政务服务驿站准时“支摊”。双十一刚过,当日前来办事咨询的人不多。济宁市蓝贵百货有限公司负责人安慕童将申请资料提交给办事工作人员,不到半小时就办理完了两项业务,过程十分顺利。
“我来办理企业变更登记、食品经营许可变更等业务。过去我们要到镇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办业务,有时办事的人比较多,需要排队。自从有了驿站,不出园区就能办业务,大大节省了办事成本。”安慕童对驿站服务赞不绝口。由于直播带货,他时常需要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等业务,政务服务驿站的设立给他带来了很大便利。“我们公司就在园区里面,平时要咨询办理业务,在驿站直接就能‘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服务’,很方便!”
入驻园区的直播电商和相关企业,“足不出园”便能享受各项审批业务办理“一条龙”服务。便捷高效的服务背后,是梁山县打造的电商直播“一件事”服务新模式。
作为梁山首批红色主播基地,也是济宁唯一的以“三农”为主的电商基地,梁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大路口乡电商产业园结合,适时推出电商直播“一件事”主题套餐,并选派4名专职工作人员组建“1+1+ N”“全心全驿”服务队,每周五在园区值班,让入驻企业现场就能办理,给企业创造蕞优的营商环境。
“套餐”里都有啥?梁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技术保障中心主任刘桂贤介绍,梁山县聚焦电商企业经营需求,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食品经营许可、出版物零售单位设立等12个相关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推行电商直播多个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申报、并联审批”,真正实现了“企业少跑腿,服务多跑路”的高效政务环境。“自推出‘电商产业一件事’集成服务以来,梁山县直播电商行业准入便利度大幅提升,全县新增注册电商企业2000多家,创造营业收入9000万元,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达到了8900万元。”
“为支持入驻园区的企业发展,大路口乡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直播间以及样品存储仓库。同时,园区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6家成熟团队签约,签约了56名电商孵化人才,为全县上百种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200余场,有效助推了农产品上行。”大路口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艾磊表示,项目投产运营后,通过开展短视频直播、跨境电商人才教育培训、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广等业务,建立健全了电商供应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销售由线下为主到“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转变提升,带动就业3000余人,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济宁市行政审批局以园区企业发展需求与政务服务精准适配作为首要目标,按照园区产业类型和企业发展阶段2个维度,对14个县市区的科技、智能制造、新材料、食品等20多个园区“量体裁衣”,个性化设置园区服务事项清单,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作为山东省首批被认定的省级化工园区,企业数量多、活跃度高、业务办理需求大。“金乡县联合多部门将政务服务窗口前移延伸,设立企业服务站,将所涉及的企业开办、项目备案,规划方案审核等29个审批事项下放至园区直接办理。今年以来,共保障悦达新材料、泛亚中海(山东)新材料、南天农科等32个省市重点项目,保障立项、规划、施工等81个手续,助力企业尽快扩能增产。”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二科副科长刘霖介绍。在此基础上,济宁高标准组建项目管家团队,聚焦企业开办变更、市场准入、工程建设等园区服务的关键环节,全流程保障工程建设和企业经营2个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重塑全市招商引资新优势。
今年6月11日,鱼台县政府、新加坡金鹰集团签订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由新加坡金鹰集团实控公司赛得利集团投资,计划总投资约11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4条世界单线万吨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产能蕞大、技术蕞先进的莱赛尔新材料生产基地。为实现“9月份开工建设、明年11月份建成投产”目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安排专属“项目管家”主动对接,量身订制项目保障方案,全程帮办代办,6月20日上午完成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当天下午即办理完成项目立项手续。随后,市县一体同步完成老万福河及支流(湖西白马河)航道改造等配套工程的立项、初步设计、洪水影响评价等手续。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创新企业近悦远来。“优越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而济宁高新区正是我们茁壮成长的理想之地。”小松机械制造(山东)公司副总经理聂莉对济宁市的营商环境赞誉有加。她说,“从协议签署、手续协调、用地规划、建设审批到政策扶持,济宁高新区都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贴心服务,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放到项目建设上。”
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相关事一站办”……目前,济宁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将48个部门的662个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整合为120项企业、群众办理频率较高的“一件事”。优化后的承诺时限平均为3.78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程度达到82.73%,材料压减72%。
如今,济宁这片热土已然成为要素集聚磁场、企业成长沃土。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济宁市将继续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赛场”,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褚思雨)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