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收入达83万元济宁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三大步”走出乡村振兴幸福路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魏东辉 通讯员 蔡仕琦 济宁报道
近年来,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坚持高质量发展,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实现路径,通过“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富民强村”三大步,全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路,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3万元。
建强组织、凝聚力量,走稳党建引领头部步
管口新村原是个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传统农业村,面对发展的种种困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乡村振兴“谁来引领”的问题。管口新村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式,确立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当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管口新村通过清理村集体资产、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成功把群众的热情发动起来,走稳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头部步。
流转土地、领办公司,走好现代农业第二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管口新村选择了现代化农业道路。管口新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公司,流转土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对原有的农业模式提档升级,并购置了拖拉机、喷药机、旋耕机、翻转犁、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实现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和生产效益,走好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二步。
整合资源、优化建制,走实富民强村第三步
为突破单村发展瓶颈,带动周边片区发展,原管家口村和谈村共同成立管口新村。管口新村总结形成了“一引四联双受益”的发展模式,探索出“项目实施、作物种植、农资采购、农技指导、全程服务、产品销售、资金筹措”的“七个统一”运作模式,规划打造“一园六区”万亩产业布局,带动周边9个村庄整合资源、连片发展,流转土地1万余亩,走实了富民强村的第三步。
如今的管口新村,建有麦香田园孵化中心、粮食烘干储存中心、有机肥厂等,形成了集小麦制种研发培育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蝶变”。漕河镇管口新村将不断完善现有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管口新村品牌,全力迈出下一步乡村振兴幸福路上的坚实步伐。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公布 济宁10个村落入选
济宁一街区上榜第二批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
济宁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关于2023年高考体检的温馨提醒
济宁文化云移动APP场馆预约功能迁移
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发布致纳税人的一封信
济宁文化云移动APP场馆预约功能迁移
3月21日,济宁市文化馆发布《关于济宁文化云移动APP场馆预约功能迁移的通知》。济宁文化云移动APP中的“场馆预约”功能迁移至爱山东移动端。[详细]
3月21日,《济宁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2023年高考体检的温馨提醒》发布。[详细]
“印者,信也。”方寸之间,赋予了立信、用信、守信的精神内涵。[详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济宁进入了天气温暖、阳光明媚的春天。[详细]
3月20日,济宁市2023年普通高考体检时间及地点安排公布。体检时间如有变动,以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为准。[详细]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践行文明用餐新风尚,分餐分食,使用公筷公勺,人人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详细]
山东:2025年初步建立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
绽放生命精彩 扬起人生之帆——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取得快速发展
电影票“退改签”,不妨借鉴火车票
利好因素共振 房地产市场预期明显好转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