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香城镇整治荒芜庭院为乡村振兴添彩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胡兆杰 见习记者 龚雯 通讯员 李宁 济宁报道
近年来,邹城市香城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荒芜庭院和残垣断壁整治作为重点推进,以荒芜庭院整治为切口,为环境增颜值,为村民提素养,为集体丰收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官庄村是邹城市香城镇人口和村庄面积居前的大村,户籍人口超3000人,庭院数近700座。近年来,随着迁出人口增多,房屋长期闲置,废弃院落不在少数,荒芜宅基成为村庄发展的难题和丑点。邹城市香城镇以官庄村作为试点,通过党建引领、个性整改、集中管护等措施,成功将昔日的难点转化提升,走好了村集体建设和村民自建两条路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路径。
群众支持是推动荒芜庭院建设的头部步,为顺利推动荒芜庭院整治,官庄村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方式,村干部和网格员逐网格摸排荒芜庭院基本情况,详细记录每处荒芜庭院户主姓名及身份证号、所在位置及周边情况、房屋现状形成档案;同时,逐户讲解荒芜庭院整治工作原则、方向和意义,征求群众对荒芜庭院整治意见,蕞大限度做通群众工作;充分发挥网格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为纽带,利用网格员“亲邻里、知民情”的优势,动员网格内党员带头自建,带动群众自建,支持村委帮建;村两委干部带领网格长外出学习先进地区荒芜庭院经验,结合群众意愿,多次召开村委会议商定荒芜庭院整治模式、整治资金、后续维护等内容,走好荒芜庭院整治头部步。
由于官庄村较大,荒芜庭院零星散落,集中整治难度大,该村结合实际情况、户主意愿和周边群众需求进行个性化改造,探索了村集体建设、村民自建、村集体和村民共建三种模式,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又推动了文明实践、村民增收、利益蕞大,实现了“里子”“面子”兼而有之。
本着先易后难和群众需求优先的工作思路,官庄村在引导村民自建的同时,走村集体建设之路,将废旧庭院按土地流转的形式或一次性补偿收归集体所有,由村委会统一整治,综合考虑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情况,村集体打造了3处锻炼休闲广场、1处小型村史馆,在畅树文明新风、引导群众教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不愿将庭院收归村集体所有的村民,官庄村推广村集体和村民共建模式,村民出地,村集体建设、出租,实现所有权不变,管理权转移。该村在庭院整治的同时积极探索富民增收项目,利用荒芜庭院建设了停车场1处,农场4处,通过停车收费,种菜卖菜等方式推动村集体增收。
建设与管护同重,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按照荒芜庭院整治重建也要重管的原则,官庄村制定了荒芜庭院整治管护细则,明确管护资金和管护人员,管护资金一方面来源于镇人居环境整治拨款资金,另一方面来源于荒芜庭院整治后的创收资金,创收资金的80%用于后续管护,10%作为管护奖励,用以提升管护人员积极性;按照专人管护原则,在庭院建成后聘请专人负责后期管护工作,建立了网格员总管护,乡村振兴公益岗专门管护,各庭院志愿者巩固管护的管护体制。
官庄村建立庭院安全有序运行工作机制,实行1+1+N包保制度,即每名村干部包保1个网格,N个荒芜庭院,每周检查庭院使用情况,设施运行情况,场所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头部时间向村委汇报,及时解决。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向他们致敬!“济宁好人”讲述济宁好事
济宁市工商联组织召开异地济宁商会线年,济宁力争旅客吞吐量达到300万人次
到2025年,济宁将构建便捷畅通的1234交通圈
“十三五”时期济宁交通运输固定资产完成总投资556.2亿元
济宁市2022年4月25日0时至24时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4月25日0时至24时,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详细]
一季度济宁货物贸易进出口162.6亿元 位列全省第5位
4月25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济宁市外贸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贸易进出口1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进出口增速在全省列第5位。其中,出口11[详细]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