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济宁高新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1月25日,济宁高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2021年度全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产业集聚、新旧动能转换、城乡建设等工作发展成果。2021年,济宁高新区各项工作指标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区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预计GDP完成510亿元,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54亿元、增长2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亿元、增长8.1%,进出口额完成153.98亿元、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5%,新增四上企业224家、增长26.6%,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市前列。
产业集群快速集聚。实施助企攀登活动,53家重点企业纳入“攀登计划”,累计解决企业诉求79件,落实用地370亩、人才1250人、融资15.26亿元。优质企业培育多点开花,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山东省瞪羚企业达到15家,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省总数据师制度试点企业3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
项目攻坚提速推进。实施“双百工程”,涵盖产业、城建、民生、乡村振兴、科创平台等领域共计206个项目,总投资1381亿元,完成投资272亿元,竣工项目53个,项目开工率94.15%。全年新增省重点项目5个、省优选项目5个、省双招双引项目4个、省补短板项目3个、省技改项目14个,市级重点项目25个,省、市级重点项目个数均居全市头部位。
招商引资亮点突出。全区“十强”产业到位内资预计7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预计4.4亿美元,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50亿元,总量均居全市第1位。产业项目持续落地,2021年新签约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额超30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过亿元以上“十强产业”项目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50亿元项目2个,500强项目7个。
科技指标迈上新台阶。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总数达到185家,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头部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6.5%,比全市平均高24.4个百分点,居全市头部位;全社会研发投入13.58亿元,占比达2.98 %,比全市平均高1.5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市头部位;技术合同认定额1.8亿元、免税技术交易额7783万元,均居全市头部位。
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区建有各类创新平台300余家(其中国家级59家,省级129家)。2021年,新增创新平台16家,落地产学研项目36个,引进合作高校院所11家,居全市头部位;在科技部火炬中心蕞新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3家孵化器被评为优秀(全市共3家),在省级品牌科技企业孵化器评选中,3家孵化器上榜(全市共4家),在市级绩效评价中,4家孵化器获得优秀(全市共7家),获市级奖补资金90万元。
大交通格局逐步成型。三大交通动脉全速推进,济微高速公路接庄互通连接线%,海川路北跨正加快推进转体及铁路以北引桥路基施工建设,城市框架加快拓展。集中打通康平路、康健路、安应路等10条断头路,新增道路里程7.5公里;星光桥、祥济路桥、泰山路桥、海川路桥、鸿广路桥5座桥梁顺利通车,城市路网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停车场陆续建成使用,主次道路路口渠化改造全面完成,居民出行更加快捷畅通。
园林绿化盎然精致。实施“增花添彩”三年行动,建成开放鹿鸣公园、幸福里等12个“口袋公园”,分级提升宁安大道、群英路等重要路口绿化景观,高标准完成新世纪广场音乐喷泉升级改造,新增及提升绿化面积95.7万平方米,建成区内绿化面积达到1583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0.8%,绿化覆盖率达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基本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央视快评】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
【开局十四五】湖南:长链善舞构筑国之重器高地 对标一流通江达海抢滩五洲
直通两会|曲绪仙委员:补齐人兽共患病防控短板,安心迎接候鸟来鲁筑巢
通报 济宁12月份全市空气质量状况及14县市区排名
两会点击沿黄各市谋求高质量项目落地 高端产业抢抓“黄河机遇”
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
神力索具有限公司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