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投发[2021]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招商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
济投发[2021]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招商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和全市科技创新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安排部署,全市投资促进系统要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招商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全力突破延链补链强链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为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扎实做好产业链招商工作,解决产业链招商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1、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各县市区、功能区发展实际和产业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定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科学编制产业链招商规划、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企业攀登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发展主线、战略举措,有效引导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可聘请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全国知名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专业咨询机构,每个县市区、功能区要围绕重点发展的1至2个主导产业上下游链条及横向配套产业,进行专业的解剖麻雀式分析,精准把脉产业链招商。
2、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各县市区、功能区要围绕重点打造的核心产业链,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梳理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各自产业基础,精心编制产业招商专案,有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补齐短板、锻造长板。
3、锁定上下游目标企业。根据编制的产业链招商图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研究上下游目标企业,每个环节的全国前30强要拉出明细,重点分析其发展战略,对有意向扩大规模或拟设生产制造基地的,要主动出击对接,跟踪靠上服务,积极邀请来我市考察洽谈。
4、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围绕实施企业攀登工程,筛选部分市场前景好、产品配套关联度高、成长性强的龙头企业,建立包保联络机制,各县市区、功能区投资促进中心(局)每位班子成员要联系包保2家企业。联系包保期间,包保责任人要围绕龙头企业梳理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制定招商专案,寻找合作的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招商活动中,要积极邀请本地企业参会,推动本地企业与500强、行业龙头和上下游企业对接交流,扩大对外合作。各县市区、功能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以企招商奖励办法,对以企招商“母企业”给予重奖。
5、建设标准化厂房。坚持科学规划、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市场运营的原则,积极鼓励利用国有资本或采取其他投资方式建设一批多层标准化厂房,为项目提供“拎包入住”条件,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项目要根据自身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集聚发展。
6、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在市级层面组建产业招商专班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功能区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根据工作实际,选拔一批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人才充实到招商一线,长期驻守经济发达城市,专业专职开展产业链招商。通过正向激励机制,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
7、依托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利用已开发建设的“济宁市大数据精准招商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产业链,构建目标企业智能挖掘、全维度信息画像和产业链全景图谱,建立产业发展地图,分析挖掘投资信息,整合招商资源,开展大数据精准招商。要注重发挥异地济宁商会和异地县市区商会作用,延伸招商触角,搭建招商平台,以“乡音”唤起“乡情”,打好“亲情牌”“回乡牌”,鼓励引导有实力的济宁籍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开展亲情招商。
8、开展委托代理招商。注重加强与专业机构和经济组织的合作,面向重点招商区域的国内外知名机构、商会协会、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和我市企业驻外机构,聘请有重要影响力和人脉关系的人士为经济顾问和招商大使,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委托代理招商。
9、强化项目评审。深入研究项目的各项指标条件,分析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各县市区产业发展规划;测算项目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分析科技含量、发展潜力、发展前景,综合评判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履行环评、安评、能评程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把项目入口关;考虑项目占用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控制好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深入了解投资企业实力和信誉,做好项目风险防控。
10、保障产业链招商要素。各县市区、功能区要按照“一区、一业、一所”要求,建立人才、资本、技术、信息、土地储备等多层次平台,提升产业链招商要素保障水平。依托产业发展优势,以项目招引人才,以产业集聚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支持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成果共享;加快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吸引各类风投机构入驻,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11、完善产业链招商政策。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培育产业集群先进经验,出台更有针对性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对已出台政策要及时进行解读,送政策到企业,帮助企业申请、享受各项政策措施,解决政策落地“蕞后一公里”问题。
12、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对招商引资项目要提供一条龙服务,“店小二”式帮办代办营业执照、立项、环评、安评、节能、土地证、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等手续,推进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全市投资促进系统要公开服务电话,实行项目首问负责制,全过程、全链条式跟踪服务,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济投发2021-5号_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招商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pdf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