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身松 通讯员 唐玉玲 金守秋)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工作思路,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培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新模式,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巩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针对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黄屯街道未雨绸缪、防治并举,加快推进防洪抗旱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基本农田全部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农田灌溉格局。去年街道投入1400万元对辖区内八夹沟及农田沟渠进行清淤治理,疏挖排沟6条,疏挖总长度12.24km,配建、修整14座生产桥,3处强排泵站,23处过沟桥涵,新增灌溉机电井25眼,覆盖农田面积15000亩,农田防洪抗旱能力大幅度提升。2023年街道又多方筹集资金2450万元,打造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 项目年内建成后,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农田浇灌便利、高效,田间道路通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街道利用32个村全部拆迁复垦的优势,即引导群众参与土地流转,目前流转土地达到1.8万亩。街道把发展集约化种植模式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破口,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把小麦、大豆良种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先后成立专业农业合作社共计25家,其中省级农业种植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5家,区级12家。此外街道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蔬菜、葡萄、地瓜苗培育等主导产业。目前街道共培育设施农业户3家,包含蔬菜、草莓、地瓜苗、葡萄等各色产业,有蔬菜大棚90个,占地250亩。
实施科技助农,发展绿色高效农业。黄屯街道不断加大科技助农、惠农力度,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化除、“一喷三防”、配方施肥等工作,每年充分利用财政惠农资金统一发放农药、统一飞防。此外街道把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作为产业振兴核心内容,组织开展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专项行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委托专业检测公司定期开展农产品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街道以巧农人种植合作社为载体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小麦、大豆育种基地,种植小麦原种3500余亩,大豆原种1200亩,种植金银花150亩,红薯1500余亩,总产值达到2026万元。
黄屯街道始终把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依托耕地资源探索出产业振兴新路子。
济宁市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 推动诉源治理
齐鲁政情丨丰收节山东主会场选在这,“葫芦”里有什么秘密?
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开展“‘学习强国’进商户”线下推广活动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国企业500强营收超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74%
孟晚舟蕞新发声: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丨齐鲁沃野迎丰收 好戏连台话振兴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