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自然环境概况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华东与华北、山东半岛与中原地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结合部,东邻临沂市,西与菏泽市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隔黄河与聊城地区相望。
济宁高新区位于济宁市区东北部,处于“济兖邹曲都市圈”内,日菏铁路、327国道、济微公路自高新区通过,日东高速公路自高新区北部穿越,对外交通便捷。随着崇文大道、京沪高速铁路、兖石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高新区对外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山东省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6Km2,2009年底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为代表的集群框架。
济宁市处于鲁中南山区丘陵与鲁西南黄泛平原的交接地带,构造运动、剥蚀堆积、黄河泛滥等内外力共同塑造了结构复杂、形态各异的地形地貌。东部多山,地势高亢,矗立,丘陵连绵,由中心向四周成放射状,山前冲积平原由东向西倾斜,扇裙前缘与河洼地交接;西部为黄泛平原由西向东倾斜,局部残丘处露;中南部凹陷,地势陡洼,南西湖纵卧其间,依次排列。
济宁高新区属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鲁西南黄泛平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区鲁西南断块凹陷区。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东北高西南低,地貌较为简单。
济宁高新区为泗河冲积平原,又是泗河冲洪积扇与汶河冲洪积扇的迭交地带。第四系含水砂层较厚,颗粒较粗。由东北向西南第四系逐渐加厚,含水砂层层次增多,厚度增大,颗粒变细。第四系厚度50~200m。根据勘探孔和农业灌溉机井资料分析:该区在20~60m左右有一较好的隔水层,一般厚度约5~20m,岩性为亚粘土或粘土。中深层孔隙水含水层组,大致埋深在62~150m之间,含水砂层由中细砂、含砾中粗砂组成,一般1~3层,单层厚度1~10 m,累计厚度10~20m,地下水呈承压水性质,单位涌水量300~1000m3/d·m,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a2+或HCO3--Ca2+·Na+型水,矿化度0.3~0.7 g/L。
济宁市属于淮河流域,境内地表水系较发达,全市有河流91条,境内河流总长1516km,主要河流有泗河、白马河、洸府河、府河、杨家河、廖沟河、汉马河、光河、漕河等,均属季节性河流。济宁高新区辖区涉及到的河流主要有洸府河、廖沟河、泥沟河。
济宁高新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8℃左右,蕞高气温40.6℃,蕞低气温-19.4℃,蕞早冻结期为12月,蕞迟冻结期为次年3月,蕞大冻土深度为0.37m,蕞大积雪0.15m,无霜期200天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1.7 mm,蕞大降水量1088 mm,日蕞大降水量189.4 mm,雨季集中在6-9月份。年日照时数历年平均2500小时左右,日照率55-60%。水汽来源主要是西太平洋低纬度带暖湿气团的侵入、台风倒槽及东风波输送的大量水汽。该地区春夏季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SE)风,年出现频率为12.48%。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