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也可以按揭了!
“只需首付10万元、按揭25万元,就可获得55万元的肉鸭养殖大棚的使用权。同时还能享受统一提供的‘鸭苗、饲料、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近日,邹城市田黄镇田黄村37岁的养殖户鞠飞飞说,现在养肉鸭再也不用担心建大棚一次性投资大、投资难了,也不用担心会不会养、好不好销售了。
鞠飞飞的老式大棚被关停后,在2021年搬进了晟兴肉鸭养殖基地,经营两个大棚,14个月收入42万元。“现在,我又获得两个大棚的经营权。4个大棚,单批可饲养5万只,年出栏达35万只。按照今年的行情,收入可达70万元。”鞠飞飞高兴地说。
晟兴肉鸭养殖基地位于田黄镇规划的高标准养殖园区内,是田黄村30岁的回乡创业青年王大卫投资兴建的。
2013年,王大卫从山东畜牧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山东益客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肉鸭收购工作。在这期间他发现,不注重技术、不注重标准化生产经营、粗放式饲养,是制约饲养肉鸭农民收入的明显因素。
“工夫、饲料都没少投入,但是饲养的肉鸭质量却良莠不齐,不仅自己收益上不来,还给下游企业在源头上控制肉鸭质量带来困扰。”王大卫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和爷爷都从事畜牧兽医行业,所以从小他就对养殖事业有一种天然的情结。
2017年,王大卫决定辞职返乡创业。他先是自己发展,后来成立合作社,边发展边探索,下游注重与肉鸭宰杀企业签订包销合同,上游对合作社社员统一提供“鸭苗、饲料、技术、销售”服务。几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一共发展联农带农肉鸭养殖大棚155个,肉鸭年出栏由2017年不足50万只增加到目前的700万只。
随着传统养殖模式的不断转型升级,设施设备不断走向标准化、智能化,每个棚舍建设投资高达70万元。一次性投资建设难度大,不少养殖户被迫另谋出路。
王大卫迎难而上,成立晟兴牧业有限公司。在田黄镇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在当地规划的养殖园区内,流转大庄村土地100余亩,建成高标准肉鸭棚舍12栋,每栋价格55万元。养殖户只需通过“首付+按揭贷款”的方式负责棚舍建设总投资的60%,剩下的40%由公司垫付,公司按养殖户纯收入的20%慢慢收回。养殖户从晟兴牧业公司得到大棚经营权后,养殖的各个环节都不用担心。公司统一提供“供、产、销”一条龙保姆式跟踪服务。养殖户还清按揭贷款,公司收回40%的垫付资金,大棚的所有权就归养殖户了。养殖户依然享受“棚舍公司维修管护,公司统一提供鸭苗、饲料、防疫、技术、销售”的服务。
王大卫的做法,为邹城市28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联农带农”的生力军作用提供经验,并迅速得到推广。
近年来,邹城市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围绕草莓、葡萄、食用菌以及肉鸭等特色产业,采用“按揭农业”模式,通过把地上农业设施确权颁证,银行认可授信,农户“按揭”经营,有效破解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有意愿、缺资金”难题,蹚出了一条“企业主导建设、金融资本让利支持、合作组织全链条服务、农户按揭经营”的“按揭农业”新路子,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了金融赋能的翅膀。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