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济宁健康产业园简介

admin9个月前 (09-29)济宁产业信息9

  (国家火炬生物制药与中成药特色产业基地)

  济宁健康产业园成立于2017年10月,由济宁健康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健康产业园管委会”)负责园区建设、招商、项目落地及日常工作。同时,健康产业园也是“国家火炬生物制药与中成药特色产业基地”的承建负责单位。

  健康产业园采用实体化运作的模式,在园区建设运营中,实施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的一体化操盘,有意识、有计划地建设园区发达的社会网络和专业化服务分工机制,通过产业关联打造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产业生态链。主要围绕“特色资源、特色科技,特色产业”的核心定位,全力构建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天然产物、医疗康养、医疗器械、医药物流六大板块产业布局,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发展的闭环全产业链。目前,园区内企业总数140余家,从业人数达30000人以上,包含生物药、化学药、中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疗美容器械、天然产物等各类研发机构。

  园区内有2家上市公司,其中鲁抗集团是全国蕞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辰欣药业大输液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大。目前,基地紧抓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契机,积极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层次,同时积极培育体外诊断、干细胞治疗等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对济宁市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8年实现产值157亿元。

  在高端平台方面,园区坚持内联外引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打造了山东省首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并依托该平台的资源集聚优势,合作济宁医学院,共同建设济宁精准医学研究院;依托大健康产业联盟首席科学家张天佑教授的技术团队,打造天然产物研发中心;合作比利时HistoGenex公司共同建设高端肿瘤检测平台。

  在人才平台方面,健康产业园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机构和团队入驻,目前共有诺奖科学家实验室2家,院士工作站2家,多个省级和市级创新团队,引入泰山学者1名,正在筹备建设泰山学者工作站。

  在资本平台方面,园区按照“产业+基金”模式的要求对产业园区进行运营,形成了一个着实有效的资本投资机制。园区依托国有控股公司进行资本投入,充分利用高新区投资1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以财政资金为杠杆,筹备引入“弘晖资本”,放大资金使用倍数。园区将发挥专业人士组成的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作用,培育出特色优势性项目,通过分享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红利来获得资本增值,达到资本运作的良性循环,实现从产业园单个企业的“资金扶持”到产业园整个产业孵化的升级转型,资本真正的和产业相结合,融为带动整个产业园区发展的飞天之翼。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东邻临沂地区,西与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拥有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等高校,以及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生命科学中心项目通过“管委会+国有公司+园区运营商”三方共同打造。园区运营商负责装修厂房,国有公司对装修好的厂房进行回购,并由运营商以缴纳租金的方式租用生命科学中心,负责中心内项目招商,利用成型的平台,快速汇聚多家企业,提供医疗器械注册与临床试验服务、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证申请等技术服务,对该项目整体进行招商、服务、运营和管理,为入住的单位提供政务、法务和财务等咨询工作等,形成租金、物业管理及股权投资收益;国有公司则定位于盘活存量资产、租金收益及管委会对其打造平台举动的税收奖励。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96000平方米,选址济宁信息产业园1、2号厂房。该中心定位为精准医学带动的诊疗一体化中心,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打造以精准体外诊断为龙头,精准治疗为目的产、学、研、用为一体化发展方向的高科技园区;中国首家以精准医学带动的诊疗一体化的体外诊断百亿级产业聚集区。

  建设中国天然产物研发基地,对接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优势资源,引入娃哈哈、汇源、中粮等领军企业,打造全网络天然产物生态圈。2018年完成天然产物研发平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至2019年底,“济宁四宝”膳食补充剂研发完成,并研制完成国内首台高速逆流色谱仪。2020年对保肝解酒产品、人参玛卡进行活性物质提取研究,并完成产业化。

  园区协助辰欣药业、鲁抗集团等龙头企业做好新建、续建项目开工建设,保证新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运营。2018年实现了年产值50亿目标,到2022年突破年产值百亿大关。

  依托医疗口碑网·济宁医疗器械高新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器项目,建设医疗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园,2018年孵化企业50余家,至2020年共计孵化100家。

  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宁分院,建设国际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康养中心。

  做大做强海王集团、国药集团、华润集团三大物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大流通、大冷链规划,争取2020年医药物流年产值达到30亿。

  2019年,健康产业园将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板块重点发力,心无旁骛做大做强健康产业,使其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疫情防控】济宁新材料产业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企业安全生产不减速

【疫情防控】济宁新材料产业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企业安全生产不减速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探索有效途径,鼓励企业铆足劲进行生产经营,确保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力争蕞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在键兴新材料记者了解到,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该企业提前报备,采购低风险地区的原料,真正做到战“疫”不止步,生产不耽误。   山东键兴新材料科...

中国农创港(济宁)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

中国农创港(济宁)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

  新闻山东新闻山东各地   原标题:中国农创港(济宁) 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   原标题:中国农创港(济宁) 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胡太球)8月28日,中国(济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示范区挂牌暨中国农创港(济宁)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仪式隆重举办,标志着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落地山东济宁。...

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进济宁市“十强产业”加速发展

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进济宁市“十强产业”加速发展

  8月15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三个十大”创新实践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济宁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十强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主阵地,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了济宁市“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成政策,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喜报!济宁创新谷集团再获一省级名片

喜报!济宁创新谷集团再获一省级名片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示了第二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名单,全省12家单位上榜。其中,济宁市仅有两家单位入围,济宁创新谷集团旗下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荣登榜单。这是今年创新谷集团继获得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站、山东省首批新兴青年群体聚集区后再揽省级名片。   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集团旗下孵化培育的专业文化产业园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助推科技创...

山东省化工园区_化工制造网

山东省化工园区_化工制造网

  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南20公里,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批准..   邹城工业园区、太平镇位于邹城市西部,地处邹城市、任城区、微山县、..   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是菏泽牡丹工业园区,于2002年2月开始规划..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园区内拥..   齐鲁化学工业区位于...

山东省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

山东省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

  山东省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成立于2009年5月,规划面山东省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成立于2009年5月,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起步区15平方公里,是山东省发展高端新材料产业的综合型龙头园区。2008年济宁市规划全市化工产业开发区,当时13个县市争抢异常激烈,经过业界顶尖专家和主管部门领导反复论证,在此选址落地。园区借鉴世界级化工区先进经验,采用“五个一体化”开发...

山东省设立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

山东省设立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

  3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字〔2017〕34号文件同意设立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园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南侧,建成面积2.02平方公里。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22.1平方公里,东起规划运煤专用线,西至综合服务区,北起民生北路,南至南谢路。   济宁化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化锋介绍,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围绕打造“高端化工、国际一流、千亿产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借鉴...

山东:“链”起产业生态“聚”起发展动能

山东:“链”起产业生态“聚”起发展动能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也是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今年,山东实施产业生态创新行动计划,聚焦“全链条”薄弱环节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精准发力,深入推动上下游产业、大中小企业紧密协作、融通发展。各地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抓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龙头”引领、园区聚合、平台互联,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请看:肥城加快打造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产业规模力争5年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