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10年蜕变与崛起
中国网9月9日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年前,这方土地,犹如画卷尚未有一抹色彩;十年后,还是这方土地,车水马龙、企业林立、魅力四射,犹如画卷浓墨重彩般展开,光彩夺目。
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从2009年成立至今,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济宁内陆港正式投产运营,污水处理厂提档升级,高精尖大项目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中华老字号稻香村,国企首农集团,新加坡蔬菜加工巨头奥兰集团,美国蒜制品领军品牌喜万年集团等70余家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相继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园区综合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开创园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赶超发展的全新局面。
筑牢基础设施“骨架” 畅通园区成长“血脉”
如今,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亚于一座普通城市,然而很难想象刚开始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村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发展的首要条件,而从零开始开发一个园区是不容易的,十年来,大家攻坚克难,不断完善道路、排水、供水、强弱电、热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才有了今天的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仕福说。
2009年,乘着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东风,拉开了园区快速建设的序幕,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筑牢了配套设施保障。完成绿化工程50万平方米,铺设雨污水管网80公里,拥有220千伏线千伏线千伏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高,可确保工业企业的用电需求。
污水处理厂技术嫁接国企山东水发集团,采用水发集团污水处理专利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与处理质量,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已经投产运营;超低排放标准的亿利洁能集中供热项目可集中供应稳定的蒸汽热力,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2017济宁内陆港正式投产,建立了全国首个服务县域经济的海关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为出口企业提供“门对门”式检验检疫服务、精准有效的政策咨询,每年可帮助全市出口企业节约成本3500万-7000万元,打通了进出口服务便利化的“蕞后一公里”。
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国际大蒜产业园
服务先行 项目为本 打造“金牌”发展环境
依托金乡大蒜、圆葱、辣椒等农产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特色突出、链条完备、品牌集聚、国内一流”的发展定位,园区积极探索招商新模式,实施“多元发展”“走出去”和“补链招商”战略,通过找商会、找亲情、找信息、参展会等途径,广泛搜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以青岛、北京、泉州和成都等地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推进园区重点区域招商成效。目前,园区已形成了大蒜、辣椒、烘焙休闲食品、生物技术和内陆港冷链物流五大特色主导产业。
“望闻问切”把脉、“休戚与共”发展,量体裁衣、精准施策,针对入驻项目实行“一对一”包保,重大项目由县级领导亲自包抓,专人协助企业办理用地、建设等相关手续,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发展,实现了“引商、安商、富商”的良性循环,切实将发展环境打造成一张亮闪闪的“金牌”名片。
创新驱动 科技引领园区荣誉遍地开花
充分发挥园区的桥梁作用,利用全国专业食品园区的平台优势,积极调动企业的创新主体功能,加强企业与江南大学、中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端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互动、互信、共赢的长期研发共同体,成立大蒜、辣椒等产业高端研发机构,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不断扩大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影响力。截止目前园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计56家,科技研发平台近30家,国家级检测平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10家。
园区相继获得中国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山东省食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园区拥有中华老子号企业及中国驰名商标稻香村和“金乡大蒜”国家地理标志,成功塑造了“宏万年”、“鑫诺”、“老乡味”等企业品牌形象,金乡县华光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华光牌大蒜品牌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宏泰”注册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齐盛食品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园区内40余家企业通过GB/T22000、HACCP、GAP等认证,园区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达到95%。
区企共建 合力凸显 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坚持“以人为本,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以现有产业优势、绿化环境为基础,加强环境建设。目前,金水湖湿地公园景色优美、功能齐全,是悠闲信步的胜地,金水湖小学、沙河社区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完成共计50多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并重点打造多处景观效果,道路景观效果凸显。
当夕阳西下,漫步在园区,看——有玲珑水岸、莲韵荷香湿地公园;有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仪的沙河景观带;有鳞次栉比的企业厂房;有高端时尚的标杆项目。听——有马达的隆隆声,有劳动的欢快声,有职工的歌声,有鸟儿的鸣声,交织成一首热烈的交响曲,响彻大地,传播四方。
园区内高标准建设了济宁内陆港,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已入驻内陆港。
回首过去倍感自豪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拓未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信心百倍。
回首过去,十年间,成绩有目共睹,优秀的基础设施,高效的项目服务,优惠的政策体系,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7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初具规模的集聚产业,全国70%以上大蒜加工出口量、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蒜出口区域、“金乡大蒜”中国品牌价值榜身价202.58亿元……这些的醒目数据,让人们倍感自豪!
展望未来,踌躇满志。4月9日,“济宁—青岛港‘金乡大蒜号’国际集装箱冷链班列”在济宁西站成功首发,作为全国首条全集装箱出口冷链班列,标志着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内陆港多式联运项目正式启动。而“齐鲁号”欧亚班列的发展,多式联运又将进一步畅通园区东连日韩、西接欧非、南到东盟、北接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将有力推动园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快园区开放型发展,国际化接轨,跨越式前进!
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形势,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迈着矫健的步伐,和着时代的节拍,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一个崭新的千亿级食品产业聚集区正在冉冉升起!(文/赵相超 黄兰静 翟小伟)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