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店镇2020年工作计划
杨店镇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要求,紧紧围绕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杨店”一个目标定位,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 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乡村文明、党建创新和乡村振兴四个示范区,重点突破“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特色农业、文化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六项重点”,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开创“和美杨店”建设新局面。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00万元,增长11%。为实现以上述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双招双引”,确保实现镇域经济新突破。计划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个,5000万以上项目6个。一是创优环境抓“双招双引”。对签约和在谈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成立一个专班,实行“一条龙”、“一站式”、“一竿子到底”的全程服务,确保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协助做好山东湘硕化工已签约项目的环评、安评、规划手续办理,预计明年3月开工建设。项目投产运营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8亿元,预计实现年交税金5000万元。加快利客来购物广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5月1日开业运营。强力推进3个在谈项目快签约。青东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9.8亿元,打造集智能制造装备示范基地、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创新基地等多种业态于一体,能够在200公里城市圈范围内,与徐州、济南相互呼应,形成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教育产业为主导的“产学、产研、产教、产用”的汶上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高地。宏远装配式建筑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00亩,计划建设生产厂房两栋,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他配套用房3000平方米,预计明年8月份投产运营,项目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上缴税金2000余万元。充分发挥好杨店镇渔林场现有资源作用,全力做好与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种养结合项目推进工作,争取早日签约落地。二是抓好招才引智工作。创新招才引智的理念,坚持本地人才、外地人才一起招,加强与科研院所、研发基地、研发中心协作,快速形成产业振兴的高端人才团队,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加快推进青东智能科技深圳分公司龙门双臂焊割智能机器人研发项目力度,引进博士2名。完善工作机制,坚持育、管、用并举,建好乡土人才队伍,实现人才梯次储备。
(二)突出抓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一是持续推进小城镇建设。在完成刘古墩、泉河社区建设的同时,启动泉河村、刘古墩村旧村土地复垦工作,力争12月底前完成土地复垦工作,达到验收标准,两村可腾出土地指标600余亩。启动杨店村、郗村社区建设工作,将郗村搬迁至镇驻地,预计新建居民楼25栋,节约复垦土地300亩。二是持续打响“汶鑫黑猪”品牌。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力争创建济宁安鑫养殖有限公司为省级龙头企业。探索“产、学、研、种、养、加”一体化综合发展路子,通过“互联网+猪”销售模式,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切实提高汶鑫黑猪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三是打响“泗汶西瓜”品牌。新建一批冬暖式温室、大拱棚,深化与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合作力度,寻求西瓜种植专家的技术指导,做好“泗汶西瓜”产品包装、品牌提升工作。通过制作二维码标签、电视广告、微信群等新推介,让更多的客户知晓泗汶西瓜,使产品走出汶上,走向全国。四是加快推进济宁昌润农产品有限公司果蔬种植及批发仓储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达效。五是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计划培育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家。争创济宁优饲草业、润祥养殖为市级龙头企业。六是实施杨店驻地经郭仓直通105国道建设项目。工程直线公里左右,打通该路段后,可实现杨店镇到董梁高速出入口快速直达,对杨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七是积极对接上海慧农实业有限公司开发渔林场,全力打造精细农业种植区、农产品净菜加工区、农业技术培训区、休闲农业观光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及农业大数据中心的“五区一中心”式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突出抓好民生改善,确保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新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尽早投入使用。简化为民服务事项行政审批手续,精简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流程,推广进行人社通APP自助认证,做好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工作,确保群众少跑腿、只跑一次腿。二是全力脱贫攻坚。及时了解贫困人口自然变更情况、贫困户家庭收入情况,对家庭成员变化、收入变化及时分析,对不符合政策的人员及时跟踪,及时清退,实施全覆盖、无遗漏的实时监控管理。同时规范扶贫产业项目后续运营管理,保障资金安全。三是创新教育教学。对杨店中心小学、王楼小学、泗汶小学操场进行规划升级改造,建成标准化塑胶操场,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水平。探索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校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探索实施微信网上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学校开放日、教师家访、主题班会等活动;探索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的家校社共育新模式,组织好教师集中学习,形成家校社共建合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头部方阵。四是坚守安全生产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两条红线。努力构建扬尘污染治理长效机制,积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和安全生产环境,为镇域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突出抓好基层党建,确保基层战斗堡垒更加牢固。一是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泗汶西瓜、袁庄地瓜、大屯山楂、山区采摘、富硒农作物为抓手,进一步增加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充分利用荒片、坑塘整治成果,将土地发包,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服务队服务项目管理,采取项目调度、观摩评比、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跟踪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预期目标。积极开展共创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群众”目标,不断夯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实施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除开展日常主题党日、学习教育以外,突出外出学习培训,制定外出学习计划,全年不少于两次到周边先进县市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继续实施村党支部实事承诺制,切实提升支部书记为民办事能力。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年终综合考核垫底的村,镇党委对该村支部书记发出警告,连续两年综合考核垫底的村,责令提出辞职申请,经党委研究后退出。四是做好党员发展和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拓源强基”工程,严把党员入口关,用好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平台,加大对农村年轻党员培养力度,倾向挖掘年轻化,知识化基层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