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嘉祥:低效“巴掌地”变身高产“连片田”
近日,在山东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高庄村的麦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滚滚麦浪中往来穿梭,进行麦收工作,高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种植的1000余亩小麦,今年迎来了大丰收。“把地流转给村里,光1亩地保底收入就1100多块,还有二次分红,平时还能在合作社干点零活,这比自己种要省心,收入也多了。”高庄村村民高庆芳将自家的6亩地流转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开心地说。
近年来,在各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的带动下,嘉祥县围绕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做文章,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散地整合起来,统一托管,让“小田”变“大田”,实现节能省力又稳产,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新道路。
在嘉祥县马村镇山营村,连片的麦田灿灿金黄,处处充盈着丰收的喜气。小麦收割机、大豆玉米一体化免耕施肥播种机、小麦秸秆打捆机…多种智能化机械联合作业,高效完成了小麦收获、大豆玉米播种、秸秆打捆等工作,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在3000多亩地,连收带种只用7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完成,要是放在以前,这是一个半月的工作量。”万民为农服务中心理事长山万民说。
山万民正在收割的这片土地以前多为小而杂乱的“巴掌田”,破碎零散,种植成本高、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而现在,通过流转租赁,土地集中连片成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收割,在现代农机的助力下,更加高效、快捷,让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
“我包了3000多亩地,大多数都是零星土地。三分,二分还有一分, 特别是这片地,涉及到6个村庄,特别零散。现在集中连片了,国家也给了相应的补贴,这给了我们一个定心丸,用这笔钱,扩大收割机器的机械,也为周边老百姓解决了种地难的问题。”万民为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山保领说。
从一块块“单***匹马”的零散土地,到“整合”连片的“万马奔腾”,让农田实现节水高效、稳产高产,持续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更让农民把粮袋子和钱袋子都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谁也不敢想, 都不用人操作了,无人机打药,我们可真省事多了。”嘉祥县马村镇山营村村民山金锁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屈昂)
·辽宁通报5起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典型案例
·广东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卫红主...
·财政部:1-5月全国税收收入84774亿元,同比...
·央行等五部门: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金...
·国家发改委:着力推动标志性项目向京外疏解
·国家发改委: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
·国家发改委:关于收入分配,有一些针对性较...
·国家发改委:一些领域出现暂时性波动是正常的
·四川公示何本祥、刘保县、王建军等7人
·河南对孟令武、王玉娟、韩春晓进行任前公示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俄罗斯依赖中国”?普京这样回应
·房子、车子、钱袋子,有新动向!
首页新闻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