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331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331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济智能”信息技术新高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济宁市前瞻性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智能终端、大数据、物联网、5G 产业,促进信息产业向特色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动力,信息产业实现高端起步、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北斗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等荣誉。
一是制订出台了《社会招商奖励办法》和《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市投资促进局按照市党代会、市“两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以“231”产业为重点,着力招大引强,先后制定了《2022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社会招商奖励办法》,并在今年4月份和6月份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考核办法》中除明确了“231”产业的考核目标,更把招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奖励办法》也增加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标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更多信息技术产业入驻济宁落地兴商。
二是积极对接龙头企业,提高芯片设计及商贸重视程度。从国际国内及区域环境分析,集成电路产业及芯片研发、封装测试技术越来越重要,给投资者带来的利润越来越高。市投资促进局积极对接海富电子、晶导微电子、山东芯诺电子等从事芯片研发、封测及集成电路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帮助县市区、园区和企业策划包装信息技术项目并作为重点项目在活动中进行推介,目前,已签约落地梦和光(山东)科技、深圳市高胜科研电子等多个芯片测试及加工企业。另外,任城区电商产业数字经济园区依托海能—商动力电子商务产业园,谢营科技大厦、大唐高鸿智汇中心等功能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商贸流通,目前,园区内各类电商企业达 2000 余家,从业人员 1.5 万余人。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包括智能终端产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发展,印发了《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开放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智汇济宁·才绘圣城”工程加快集聚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措施》等信息产业相关政策,依托微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园、曲阜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重点发展芯片设计、集成电路等信息产业,同时各县市区、园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邹城市制定了《落实”六保三促”工作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发展扶持政策(试行)》、鱼台县印发了《鱼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鱼台县“十强”产业招商引资扶持奖励政策的通知》,对信息技术企业、人才来济落地在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房租优惠、增值税、所得税奖补、招才引智等方面给予奖补,全力支持引进高精尖专企业和人才,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全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四是突出经济园区“招商主战场”地位,打造“济智能”信息技术新高地。目前,邹城市联手世界 500 强企业京东集团打造京东云(鲁南)数字经济产业园,联手行业龙头颐高集团打造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促进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济宁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已完成 205 亩园区建设,建成了约 20 万平米总高 4 层的标准电子厂房,以海富电子、英特力、汇金升等为代表的电子制造类企业为核心,布局了电子光学盖板、智能数字移动终端 LCM液晶模块研发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市投资促进局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深入调研济宁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曲阜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任城区中南高科·运河新城慧谷、邹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梳理产业链招商图谱,摸清上下游产业链条及横向配套产业,精心编制产业链招商专案,联合园区有针对性开展产业项目推介活动,紧盯目标企业,持续跟进洽谈,着力招引一批高质量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同时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打造“济智能”信息技术新高地。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我们会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吸纳,也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我市招商引资工作。
解决程度:(A) A.已经解决、B.正在解决、C.列入计划解决、D.无法解决
可否公开:(A)A.可公开、B.不可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市投资促进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331号提案的答复.pdf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