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喻屯新名片
喻屯“村村红”电商直播站及任城特色农产品展示
本报记者 王展宏 本报通讯员 王绍耿
城乡融合发展强调的是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联动,一方面运用城市资源要素和消费市场拉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城乡之间全方位交流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健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乡村发展短板。近年来,我市任城区喻屯镇、高新区王因街道等城市近郊乡镇,通过统筹谋划、分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主动融入城市,积极服务城市,不断畅通资源要素流通渠道,打通人、地、钱等瓶颈制约,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任城区喻屯镇在“百区千村”创建中主动把握近郊、近水区位优势,紧紧围绕现代渔业和近郊消费拉动做文章,努力促进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描绘城乡融合、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喻屯镇“滨湖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任城区喻屯镇东南部,面积10平方公里,涵盖10个村、1.2万人。片区突出党建引领,依托大李庄“乡村美、生态优、文化丰”的特色,建成“梦里水乡”会客厅、“喻见花开”研学游实践基地,带动周边村民开办特色民宿、农家乐20余处,以“滨湖水乡”片区打造近郊休闲消费首选地。
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水系整治,打造成千亩秋月梨种植基地,年销售收入1800余万元,村集体年新增经济收入10万元。
联合京东农贸合力建成“村村红”电商直播站,带动运河岸大米、秋月梨、甜瓜、风干鱼、小龙虾等本地30余种农产品网上销售。精心打造“梦里水乡—秋月梨基地—‘喻’见民宿—喻兴园”农文旅精品线路,年吸收济宁城区及周边游客10万余人前来打卡、休闲、购物,实现了水乡蝶变、向美而行。
探索多元化融资路径,任城城运集团与山东产研院、神农水产合作共建,秉持“鱼种育好鱼”的思路,以龙头带动发力种业振兴,建成一期占地400余亩、鲁西南蕞大的喻兴园数字渔仓育繁推基地,形成亲鱼、鱼苗、成鱼、水产品供应、预制菜加工全产业链发展,为广大养殖户精准提供“我教你养鱼、我为你贷款、我为你包销”一体化服务。通过鱼苗和成鱼的出售,逐年回收投资成本并获得收益。实施专业团队运营,通过全产业链运营理念,线上线下供应给鱼资、餐饮、商超等企业,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确保数字渔仓可持续发展。
在喻兴园带动下,片区发展成虾蟹、藕虾、稻鱼种养基地5000余亩,辐射效应凸显,实现兴企强村富民,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建成全国头部家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乡村振兴服务站“北大燕园”,对接科研课题12项。山东产研现代渔业研究院、乡村振兴创新中心、良种推广中心挂牌落地,搭建了“智慧渔芯”科创平台。建立了现代渔夫合伙人实践基地,招引大学生、周边渔民进行入驻创业,通过向创业人员提供金融贷款、优质鱼苗、技术指导、订单回收等多项服务支持,合伙人每年直接经济收益30余万元。建成市级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站2处,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走进任城、筑巢乡村、追梦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