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园项目久不来济宁市商务局:正梳理产业链做好线上线下招商
10月28日《问政山东》播出第116期,山东省商务厅接受问政。
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是经省商务厅批复支持建设的国际合作产业园,是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的26个对外开放重大载体之一。目前,园区已经聚集了意大利倍耐力、德国大陆、比利时贝卡尔特、芬兰凯米拉等欧洲企业。2019年,欧洲外资项目投资曾一度占到了中欧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的55.9%。然而,记者近日走访时发现,在该产业园依旧存在着欧洲企业数量不多、欧洲主体元素不够突出等问题。目前产业园内的欧洲企业仅有5家,从去年以来,甚至没有一家欧洲项目落地。
在北环城路与冀州北路附近,记者还发现了有一处名为中欧合作产业园智能制造工厂的项目,这里建起的厂房是根据欧洲企业的需求定制建造的,但企业的入驻时间还没有确定。
山东兖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去过洲对接过,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欧洲企业无法到国内来看厂房,导致现在欧洲企业基本没有入驻。
紧邻智能制造工厂项目,还有一处已经建完钢结构的厂房,里面杂草丛生,目前处于停工状态。企业工作人员表示,从2015年建设停滞以后,单凭他们企业的自身实力已经无法完成厂房后续建设和有效利用。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兖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说:“闲置的原因要么是经营状况不好,缺资金,或者牵扯破产。破产的资产,要么在法院,要么在资产处置中心 ,我们现在谁的主也做不了。”
而根据《山东省国际合作园区认定补助奖励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认定的国际合作园区,头部年引进重点合作国别(地区)的实际使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目前,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1-8月份实际到账外资不足100万美元,与5000万美元的园区认定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在问政现场,济宁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怀阳表示:“短片中提到的闲置土地问题,我们正在想办法进行解决。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工业园区产业链的梳理工作,争取做好线上招商和本地企业的招商。”
在现场,山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德平也表示:“受疫情影响,我们共同面对困难,这个时候更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招商引资来的外资企业资源,让中欧产业园发展起来。”(记者 浩宇 王小明 张美珠)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