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济宁市任城区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近年来,任城区严格落实省、市相关政策部署,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建造,积极争创有关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各类示范,先后培育山东海龙装配式建筑基地、汇源杭萧钢结构建筑基地,今年,运河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又获评省级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为更好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建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
任城区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区”战略,把资源向制造业集中、政策向制造业集聚、要素向制造业集合,积极培育优质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链上做文章,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产业,依托中煤建设、中建海龙、汇源杭萧钢构、国屹新型建材等30余家企业,形成了涵盖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装配化装修、装备制造、建材生产、科技研发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3年成功入选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建筑类企业分散在高端轻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智慧信息现代物流产业园三个园区,通过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打破园区界限,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产业基地按“原材料生产—装配式设计—构件生产—建筑施工—装配式装修”的模式发展,以构件的设计生产为重点、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以绿色环保发展为方向,重点发展商品混凝土、建筑构件等产品的设计生产,紧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大力推进装配式、超低能耗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助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建筑业工业化、智能化、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先驱引领、人才植入,多元化发展
产业基地集聚了一批综合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优秀建筑业企业,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山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拥有3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产业化生产研发基地,基地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BIM技术、智能识别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设计、生产、物流到安装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成为绿色、节能、环保、国内领先的建筑产业化基地,可实现年产建筑部品20万立方米。山东中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以重型钢结构、网架制作、建筑幕墙、装饰装修、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为主导产品,以生产加工安装各类新型装配式建筑、新型保温墙体材料、新型屋面材料、钢结构桥梁为辅的,集科研、设计、生产、加工、销售、安装于一体的跨地区、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
依托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一企一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园区内中建海龙、中煤建设、佰世达等企业,采用自主创新与产学研联合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技研发工作。园区内建筑业企业完成自主研发课题10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进入实审发明专利2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7项,工法4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2项。
三、促进成果转化,抓好工程项目落地
近年来,园区内装配式建筑企业产品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总投资146亿元的综合管廊及高压线路迁改工程项目,是全国首例采用“泥水切削+土压平衡”顶管工艺工程,也是全国蕞大规模电力隧道工程,全国高压线缆回路铺设蕞多工程和全省工程建设史上蕞深地连墙支护工程、蕞深顶管竖井的工程,投入使用后,将释放周边土地3100亩以上,为济宁都市区融合西跨发展争取建设空间;总投资20亿元的济宁八里庙旧村改造项目获评山东省装配式示范项目,是济宁市任城区重点棚改项目之一,预制率达40%以上,项目采用了山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装配式建筑底部加强区预制叠合外墙施工及安装技术、预制封闭式阳台成套施工及安装技术,装配整体式楼梯间的成套生产施工及安装技术、基于装配式模块化MIC集成建筑的中央管控与自动化生产施工技术等。
济宁运河佳园怡居新城24#、25#楼,采用竖向钢管束、钢梁为框架的钢结构装配式项目,单体装配率达到70%以上,并成功举办了济宁装配式钢结构现场观摩会,被评为山东省装配式示范工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