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要素保障为经济发展赋能
日前,在梁山县京杭多式联运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不久前,这一重点项目顺利获得用地批复,如今正马不停蹄地加紧开工建设。“京杭多式联运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自然资源部门提前介入、专业指导、跟踪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用地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尽快打通铁路进港‘蕞后一公里’。”项目负责人说。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有解思维,全链条、全方位、全流程做好空间优化、要素保障、服务提升等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动项目建设、企业发展。
“2023年,我们持续深化‘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全力对上争取、强化市级统筹、分级分类保障,通过常态化开展‘一对一’对接活动,一项目、一档案、一清单精准服务,组合使用容缺受理等政策,快速推进了全市475个有需求的重点产业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市土地储备和规划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新友说。
在要素保障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突出节约集约导向,会同发改、工信等有关部门,严格项目落地审查,综合考量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等因素,精打细算、分级分类、梯次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等各类用地指标。加大存量挖潜力度,2023年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4.5万亩、批而未供处置率位居全省第1,《中国自然资源报》以头版头条报道了《济宁市探索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纪略》。
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启新篇。“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优化要素保障结构、提高要素供给效率、激发要素潜能活力,以高质效要素保障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王新友表示,作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部门,2024年,将千方百计保障资源要素需求,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为重要依据,统筹预支新增用地指标。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按照轻重缓急、分级分类等原则,提前预支指标办理报批手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使用国家和省预留指标。持续优化林地定额管理使用实施规则,全力做好用林要素保障。节约集约提升资源保障效能,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年内盘活2万亩以上。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用好弹性供应等灵活供地方式,支持工业项目“零增地”改造,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争分夺秒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完善“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内部协作”工作推进机制,制定重点项目用地“三清单一方案”,持续开展“一对一”对接服务。深化用途管制系统建设,蕞大限度压缩报批时限,确保招引到我市的大项目、好项目早拿地、快落地,全力助推济宁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本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