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嘉祥县黄垓镇:村企联建聚合力
近日,走进山东济宁市嘉祥县黄垓镇铁庙村绿化苗木种植基地,百米长的泥垄引人注目,翻开土壤,不停蠕动着的蚯蚓穴居其中。泥垄里的这些小虫子是一种中药材,学名地龙,在铁庙村村民眼里,是致富的“软黄金”。
“一年能养殖7茬,一亩地能赚2万多元。”铁庙村党支部书记张功涛介绍,“而且这个产业是一次投资,终生受益,它能够主动繁殖,经过一年的繁殖后,第二年不需要再购买种苗。”
今年以来,嘉祥县通过支部领办、产业引领、村企合作、抱团取暖、招商合作等方式全面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据了解,铁庙村与山东龙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党支部领办成立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运营模式,在绿化苗木下面发展蚯蚓养殖,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蚯蚓养殖产生的有机物可为基地绿化苗木提供养分,基地还可获得租金收入,公司给予村集体管理服务费,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位于黄垓镇的朱庄村也不甘示弱。在“村企联建”的带动下,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一家生产月饼糕点的食品厂在朱庄村投资建厂,目前已实现正常化生产运营。临近中秋佳节,企业订单不断,工人们正忙碌着生产制作月饼,月饼在流水线上逐渐成型、经过烘烤开始运往晾置车间。食品厂内生产的月饼种类多达50种,销往全国各地商超,每天产量达20余吨。
“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把企业吸引过来,通过集体出土地,企业出投资的方式进行合作,企业每年给村集体交付21200元的租金,同时也给我们村里带来就业岗位,村里的家庭妇女既能照顾老人孩子,也能在家门口就业。”朱庄村党支部书记袁成起说。
今年以来,朱庄村将35万元项目扶持资金注入企业,采用入股保底分红的方式,本金保持不变,年保底分红4.2万元,以企业厂房、设备作抵押,不承担经营风险,年底根据公司收益再进行效益分红,公司运营以来,共带动附近村民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通过村企联建,嘉祥县改变了部分村庄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困境,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跑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度。“我们将因村对症施策,创新发展思路,深挖各村集体资源,通过采取入股分红,支部领办,产业发展等方式拓宽发展路径,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迈上新台阶。”嘉祥县委组织部分管负责人姚春冉说。
责编赵威 审核陈冬梅 终审楚丽霞
版权声明:本文由济宁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